台灣第一美男獨居生活曝光:不結婚不生子,唯有2隻貓作伴

提起國民心目中的「初代男神」,有一個名字,至今仍令媽媽們難忘。而對年輕一代來說,「費翔」兩個字已經相當陌生。

前段時間,無意間翻看了他的微博,關注者寥寥。

而這個昔日全台灣最性感的美男子,蓄起了鬍子,身材依舊健碩,沒有半分油膩感,而那雙會放光的眼眸依舊迷人。

今年61歲的費翔,獨自與兩隻貓居住在倫敦,至今未婚,生活平淡且自由。

家中的裝修典雅大方,整潔的書櫃引人注目。

閱讀是他保持了多年的習慣,而他最常用的書簽是紙幣。

翻看他的社群,儼然一位老派藝術家的日常:受邀出席牛津大學的藝術論壇。

每年都會去意大利參觀博物館和歌劇院,在速食時代追尋著文藝復興的浪漫蹤跡。

費翔上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,還是三年前,在烏爾善導演的電影《封神》中飾演紂王一角。當時58歲的費翔,還因壯碩誘人的身材上過熱搜。

時光如箭,在被世人淡忘的日子裡,這位35年前「點燃」了整個的男人,性感依舊。

當年的費翔到底有多紅?

「費翔的舞蹈太煽情,要改!」

時間回到1987年的春晚彩排現場,負責人在看完費翔的演出後,嚴肅地跟導演提出了這點要求。

負責人口中的「煽情」,其實是那個年代難以言說的「性感」二字。

可此時距離直播,只剩一天了,改動作根本來不及。

負責人無奈之下只好妥協:跳可以,不能拍下半身,只切臉部特寫。

導演口頭上答應下來。

結果第二天晚上,電視觀眾還是看到了費翔那身高190的大長腿,伴隨著熱情有力的節奏忘情扭動著,舞台瞬間成了迪廳。

費翔這一跳,可把負責人嚇壞了,也直接顛覆了以往男歌手莊重的表演模式。

「你就像那冬天裡的一把火,熊熊火焰溫暖了我的心窩。」

混血的英俊長相、蓬鬆的捲髮、渾厚的嗓音、如碧波般閃光的眼眸,那晚,費翔燃起了千萬少女的.激.情.。

多年後金星依然記得:春晚過後,全國一半的年輕男人幾乎都燙了費翔的同款髮型,包括他本人。但凡與費翔有些類似,都會格外受到女孩子的青睞。

費翔,成了當之無愧的「初代頂流」。

各地寄給他的情書以麻袋計,他的唱片一經發布,銷量很快突破千萬。

1989年,費翔在12座城市舉辦了65場巡回演唱會,場場爆滿,該記錄至今無人能破。

他的出現,點燃了青年男女的熱情。

如今回看,費翔似乎成了那個年代的一種符號:活力、健康、蓬勃,以及壓抑許久的性感。

但當看完1987春晚的完整錄像,最動容的:是費翔在上台前,在姥姥臉頰上的輕輕一吻。

當他在台上唱著《故鄉的雲》時,來自山東老家的姥姥,早已雙眼濕潤。

作為第一個進軍大陸歌壇的台灣藝人,他為何頂著被台灣娛樂業封殺的威脅,也要到大陸?

正是源於姥姥的一封家書。

1949年,費翔的母親與同學們為了躲避.戰.火.,前往台灣暫避。殊不知,這一去,近40年和親人失去聯繫。

直到80年代末,才輾轉收到一封老母親的家書。

此時的費翔,在台灣已是很紅的歌手,出道第一張專輯就拿到了金唱片,前途無量,驚人的顏值更是令人過目難忘。

但他毅然決定和母親回到大陸:「如果(一件事)我覺得值得做,就會把顧慮排除掉。」

拋棄已有的成就和光環,順從本心、重新來過,這需要莫大的勇氣。但對「叛逆」的費翔來說,他可不是第一次這麼做。

當然,也不是最後一次。

不冒險,人就不會有進展

這是一張老照片,拍攝者是個美國人、耶魯大學中文系畢業,也是費翔的父親。

而照片中的女子,正是費翔的母親。這位知識女性,意識到被人[偷.拍],狠狠地瞪了回去。

當時的她正前往郵局寄信,不料被這個美國人糾纏了一路,她怒不可遏。直到聽說對方誠懇地說「想學中文」,便感興趣地聊了起來。

在當了三年的筆友之後,他們結婚了。

與後來人人驚艷的混血王子的相貌不同,費翔一直到青春期都很胖,一度長到100公斤。

在學校,他是被嘲笑排擠的「胖子」。

為了換個環境,母親鼓勵費翔出國,他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耶魯大學最熱門的醫學系,是當之無愧的學霸。

原本,費翔會按照知識分子家庭的常規期望,成為一名醫生。可就在大一那年,費翔同母異父的姐姐患上了癌症。

姐姐是位個性十足的魅力女性,有著自己的服裝品牌和搖滾樂隊,總是畫著明亮的眼影。

如此熱愛生命的姐姐,生命卻永遠留在了27歲。

這突如其來的變故,迫使費翔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:人生無常,一個人應該要去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。

而費翔熱愛的,並非縝密嚴謹的醫學,而是充滿激情的演藝藝術。

於是,在大一結束後,費翔從醫學系轉到了戲劇系。

這在常人眼裡無異於「自毀前途」。

正如89年,在巡回演唱會的最後一場,費翔與萬千歌迷作別,他將遠赴百老匯學習音樂劇。

那天的北京工人體育館,滿是「費翔別走!」的橫幅,觀眾們泣不成聲——這位燃燒了僅僅兩年的「頂流」,在最紅的時候,再一次選擇從頭來過。

萬千簇擁、名利榮耀,這些在費翔眼裡,其實並不重要。

他珍惜每一位觀眾的喜愛,在演唱會節目單上認真寫下:

「我貿然而來,你們沒讓我感到陌生,你們在我生命中的空白頁上填滿了熱情。我愧不曾留下什麼,卻帶走如此豐富的愛……」

但也清楚:「熱度不是一切,因為這個肯定馬上就燒完了。」

從上億觀眾心中的男神,成為默默無名的音樂劇新人。

費翔花了一年時間學習音樂劇,然後涌入了和紐約演藝工會8萬名專業演員的競爭洪流中。

事實證明,優秀的人從來不缺從頭再來的勇氣和實力。

從配角開始,短短三年後,費翔就得到了「世界音樂劇教父」安德魯·洛伊·韋伯(《歌劇魅影》的作者)的認可,成為其專場音樂會的固定主唱之一,他也成了百老匯有史以來第一位華裔主唱。

▲費翔和莎拉·布萊曼在演出後合影留戀

也許直到今天,仍有歌迷在為費翔的「過早轉身」而惋惜。

但對他來說,做不被眾人理解的選擇,其實很尋常。因為他始終清醒地知道:如何理解自己、理解世界。

他要做的,便是排除一切干擾、遵循內心,專注向前。

關於費翔,我們知道的太少

由於1987年的冒險之舉,費翔直到2000年才再次出現在台灣的螢幕上。

男神歸來,人氣依舊碾壓眾人,甚至打敗了正值爆紅的張惠妹,拿下了年度風雲人物的亞軍。

而在大陸,費翔的復出之路,並不順利。

2007年和2015年,他分別發布了兩張專輯,歌曲質量高、有深度。

專輯《人》的封面乾脆放上了自己的X射線照——撇去皮囊與外在的諸多條件,你我皆是人。這張專輯還獲得了華語音樂傳媒獎評審團推薦獎。

但一切,已經不復從前。

偶像文化的盛行、數字技術的介入,越來越年輕化和幼稚化的作品,讓費翔顯得格格不入。

他也曾痛心:「行內人對歌手的要求跟十幾年前大不一樣了,他們花80%的時間在炒作,20%的時間來創作。」

於是,他再次退回音樂劇舞台深耕。

費翔,逐漸被人們遺忘。

演過那麼多音樂劇,費翔本人最喜歡的是《日落大道》。

其中講到一個昔日風華絕代、萬眾追捧的女星,在年老色衰後被觀眾遺忘的絕望與信念崩塌。

但這樣的事,絕不會發生在費翔身上。遠離聚光燈的他,生活依然飽滿、生動、達觀且通透。

盡管至今未婚,但坦言「一直有感情生活」,並不缺愛,也懂得愛人;是妥妥的貓奴,認為「貓比狗更有挑戰性」,每次說起愛寵都一臉溺愛;父親過世後,他常帶著母親世界各地旅行,加倍珍惜與家人共度的時光;他不介意老去,甚至鼓勵一起工作的年輕人叫他「叔叔」,「年齡是我的強項」。

作為初代男神,費翔的高顏值、高雙商、高才華毋庸置疑,每個與他合作過的人都讚他是位真正的君子。

他的通透、儒雅情懷,同樣令人尊敬。

1989年,將65場巡回演唱會全部所得,捐給1990年北京亞運會籌備組。

98洪水、汶川地震、玉樹地震,哪怕他不在,但每一次,數十萬美元的善款從未缺席,亦從未張揚。

費翔還是第一個與愛滋病患者擁抱的公眾人物,在談「艾」色變的90年代,身體力行地破除大眾偏見。

他不僅僅是一個明星,更是一個有文化傳播意識和責任感的藝術家。

35年前的春晚,他將台灣的流行樂帶到大陸;20年前,他又將全球最頂尖的音樂劇帶來,讓觀眾再次享受文化盛宴。

前些年,有網友爆料費翔在三線城市的小舞台登台演出,有人嘲他「淪落至此」,他卻笑呵呵地表示:我還想去更多的地方,唱給更多的人聽。

費翔老了,但他的性感猶在。

他的性感,是自律身材和迷人嗓音的性感,是不沉溺名利、灑脫大氣的性感,更是終其一生遵循本心、追求所愛的性感。

一代男神,歸於平淡。

然而這樣的性感,已再難尋覓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