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年,沈殿霞的新訪談節目《掌聲的背後》開播。
讓人意想不到的是,第一期出現在現場的嘉賓,居然是鄭少秋。
此時「肥姐」沈殿霞55歲,距離她們那場失敗的婚姻,已經過去了13年。
但在這一期節目結束後,沈殿霞還是忍不住問了前夫鄭少秋一個問題:「在這十幾年裡面,你有沒有試過,真真正正中意過我?」
攜手十幾年的愛人,她問的居然是「試過」。
鄭少秋的回答,也十分值得細品:「哇,我真的好中意你的,你真的對我很好。」
不是「你很好」,是「你對我好」。
沈殿霞聰明的沒有再問,用一句「多謝你」結束了話題。
她曾為了捧紅鄭少秋不遺餘力,不顧至交好友的勸阻也要與他在一起。
十幾年的付出,半輩子的糾纏,換來了這一句「我好中意你」。
比起沈殿霞的癡心不負,鄭少秋的感情史則要「精彩」得多。
他經歷4段感情,3段婚姻,一共有了4個女兒,妥妥的「岳父命」。
但這4個女兒雖然是同一個父親,卻過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。
一個,與鄭少秋形同陌路,一個,自立自強事業有成,一個,放浪形骸私生活混亂,最後一個,是備受寵愛的小公主。
鄭少秋是8090年代當之無愧的男神。
那時候,香港娛樂圈正是最熱鬧的時候,俊男美女層出不窮,很多經典作品和人物,一直到如今都被觀眾們津津樂道。
他的古裝扮相集風流、英氣、儒雅於一身,不管是《書劍恩仇錄》裡的陳家洛,還是《楚留香》中的「香帥」楚留香,再到《戲說乾隆》裡的乾隆爺,都別有一番風味。
那個時候,還沒有「天涯四美」的評選,但只要有古裝角色盤點,鄭少秋必定名列前茅。
大概是好看的人總是更容易收獲愛情。
說起鄭少秋的感情生活,總是會讓人想到他和沈殿霞的那段過往。
但其實這之前,鄭少秋就已經有過一段短暫的事實婚姻。
鄭少秋從小對表演情有獨鐘,16歲就報考了藝員培訓班。在培訓班學習時,他認識了同為練習生的盧慧茹。
少年時的愛情,總是如飛蛾撲火一樣熱烈又勇敢。
愛情讓這對年輕人不顧家人的反對走到了一起,還不到20歲,兩個人就開始了同居生活。
雖然沒有舉行婚禮也沒有登記領證,但兩人已經成為事實夫妻。
很快,這對年輕人就有了愛情的結晶,這個可愛的女孩兒被取名為「鄭安儀」。
可是年輕人的愛情,來的時候轟轟烈烈,去的時候也一樣決絕。
在戀愛3年後,鄭少秋和盧慧茹的生活習慣和性格始終無法達成和諧,他們的愛情走到了盡頭。
盧慧茹擅自抱走了孩子,兩人就此分手。鄭安儀也從此離開了父親,由母親一手帶大。
初為人父,自己還是個半大小子,再加上後來工作漸忙,鄭少秋並不知道如何去做好一個父親。他和鄭安儀的交集,也就僅限於供養女兒生活讀書。
但是在鄭安儀大學畢業後,不再需要鄭少秋供她上學,兩人也失去了聯繫。
鄭少秋談到這個女兒的時候曾說:「對於她,我有遺憾。」
隨後又略帶惆悵地說了一句:「都不知道現在走在大街上碰到還認不認得。」
他的這句話,應該是針對自己對女兒的。
畢竟鄭少秋入行50多年,女兒是一定會認識他這張臉的。
但對於多年未見女兒的他來說,可能是真的「對面相逢不相識」了。
與盧慧茹的短暫婚姻後,鄭少秋並沒有放棄尋找愛情。
他在節目《歡樂今宵》中結識了「香港歌後」森森,發展為情侶。
但關於盧慧茹的一段情和女兒鄭安儀,鄭少秋卻選擇了隱瞞。
後來在森森的母親的干預下,森森揮劍斬情絲,決定和鄭少秋分手。
這時候,鄭少秋正和沈殿霞在同一個劇組拍戲,而沈殿霞和森森又剛好是好友。
森森把分手信拿給沈殿霞請她轉交,沈殿霞以為是兩人鴻雁傳書互訴衷腸,轉交後還打趣鄭少秋,要他請客吃早茶。
沒想到鄭少秋讀完分手信,一個人躲在廚房角落裡哭,剛好被沈殿霞撞到。
原本覺得鄭少秋一雙桃花眼,肯定是花心人的沈殿霞,卻不自覺地對鄭少秋生出了憐惜之心。
於是她開始跑前跑後,紓解鄭少秋的郁悶。
一封絕交信,引出了「肥姐」和「秋官」的一段孽緣。
沈殿霞為人善良爽朗,也在圈內有極好的人緣。
為了支持男友的事業,她動用自己的一切資源為鄭少秋鋪路,才有了後來風華絕代的陳家洛、乾隆、楚留香。
為了照顧鄭少秋,那些年她甚至放棄了自己辛苦打拼的事業,跟隨鄭少秋到台灣開拓事業。
但沈殿霞的付出,換來的並不是同等的回報。
1984年,鄭少秋拍攝《楚留香新傳》,認識了其中的女二號官晶華。
官晶華小他17歲,那時才20出頭,正是青春靚麗好年華。
兩人很快傳出了緋聞。
沈殿霞得知了兩人的關系,痛苦不堪,但鄭少秋當時卻矢口否認了。
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,他甚至對沈殿霞說出「我們結婚」的話。
這是沈殿霞期待了多年的一刻,卻不是她心裡期待的樣子。
1985年,連婚紗都沒有,沈殿霞穿著一件舊的藍色旗袍,成了鄭少秋的妻子。
穿著舊衣服結婚,或許從一開始,這段感情就沒有個好兆頭。
這段為了自證清白而結合的婚姻也沒有持續太久。
婚後鄭少秋就對沈殿霞下了「通知」:「你可以快點給我生孩子了,我再給你3年時間,假如沒有,你不要怪我。」
此時沈殿霞已經有高血壓、糖尿病,心臟也不太好,還是高齡產婦。
而且鄭少秋也被查出來精子質量不好。
但沈殿霞為了留住愛人,想盡一切辦法,居然真的懷上了。
可惜孩子留不住變心的愛人,也修補不了千瘡百孔的婚姻。
女兒鄭欣宜8個月時,沈殿霞主動提出了離婚,終結了這段長達十幾年的關係,成全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鄭少秋。
之後,沈殿霞全心全意地培養女兒鄭欣宜,雖然家庭破碎了,她也努力給鄭欣宜一份完整的愛,從來沒對鄭欣宜說過鄭少秋的不是,反而一直邀請鄭少秋參與鄭欣宜成長的每一步。
不過沈殿霞對女兒雖然疼愛,卻不溺愛。
她尊重女兒的意願,女兒想要進娛樂圈,就為她保駕護航,但同時,也一直教育鄭欣宜自食其力,獨立自主。
鄭欣宜從小就體重超標,成年後更是體重超過100公斤。
16歲開始,沈殿霞就親自監督她減肥。為了健康和美麗,鄭欣宜配合營養師、美體師,成功減重,一度成為胖人偶像。
但或許是天生體質如此,鄭欣宜為了保持身材非常痛苦,復胖卻毫不費勁。
27歲時,她終於決定勇敢做自己,不再強迫自己減肥。
好在,雖然外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人,但她實力一直在線。
音樂上獲得過「最有前途新人獎金獎」,還憑借歌曲《女神》獲得了「我最喜愛的歌手」。
參演電影《29+1》,斬獲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。
2008年,沈殿霞因病去世。
去世之前,她請律師立下協議:鄭欣宜每個月可以從財產中支取20000元生活費,其余部分不能擅自取用,直到鄭欣宜35歲。
鄭欣宜最窮的時候,身上只剩下46塊,但她卻從沒找過鄭少秋求助。
後來鄭少秋知道了,心痛萬分:「我這個女兒好固執,都不肯找我要零花錢。」
鄭欣宜今年34歲了,按照沈殿霞之前立下的遺囑,再有幾個月她就可以領到母親留下的巨額遺產。
不過,就算沒有這份遺產,如今堅強獨立,一直元氣滿滿的她也可以生活得很好。
鄭欣宜年少時對父親心存不滿,長大後在長輩的勸和下,她主動邁出第一步,和鄭少秋緩和關系。
她參加綜藝節目《我不是明星》的時候,還提到自己看到外界的質疑,也會心疼爸爸。
鄭欣宜在襁褓之中就失去了爸爸的呵護,剛剛成年媽媽就去世,其中辛酸不足為外人道。
雖然如今鄭少秋努力彌補作為父親的責任,但有些童年的傷始終是烙印在心底無法抹平的。
前段時間她因病住院,一反常態突然哭了起來,令人心疼。
鄭少秋第二段婚姻,傷害的不止是沈殿霞,最無辜的就是鄭欣宜。
和沈殿霞離婚一年後,鄭少秋終於和官晶華喜結連理。
兩人的第一個孩子鄭詠恩,集萬千寵愛於一身。
但也正是因為父母的溺愛,她從小就性格叛逆,私生活非常混亂。
從十幾歲開始,身邊的男友就一個接一個地換。
後來,眼看著女兒越來越出格,鄭少秋和官晶華乾脆狠心把女兒送到了國外。
沒想到,沒了父母的約束,鄭詠恩就像孫猴子腦袋上沒了緊箍咒,居然連續鬧出丑聞。
先是自拍了一組身穿比基尼與19位不同男性的.親.密.合照放在博客上,引起了軒然大波。
後來又被媒體幾次拍到不雅照。
不過,對於鄭詠恩的行為,鄭少秋的反應更讓人震驚。
面對記者的采訪,他居然說「快20歲的女孩不用管太多,最重要是人要漂亮。」
雖然鄭少秋如此維護,但鄭詠恩也不太買鄭少秋的帳,甚至因為姐姐鄭欣宜與父親鬧別扭。
鄭欣宜繼承了父親的好相貌,卻擁有母親同款身材,因此減肥屢次失敗。
鄭詠恩沒有身材方面的煩惱,但她從長相到髪型,甚至連喜好都與鄭欣宜相似,於是被冠以「瘦版欣宜」的稱號。
對於這個稱號,鄭詠恩表現出了十足地抗拒,她還當著同學的面說「我沒有姐姐,只有一個妹妹!」
鄭詠恩討厭鄭欣宜,鄭少秋卻因為歉疚對鄭欣宜關懷備至,逢年過節發紅包,鄭欣宜的數額也會比別人大一點。
因此鄭詠恩也對鄭少秋心懷不滿,覺得鄭少秋把愛都給了鄭欣宜,甚至發展到看到鄭少秋扭頭就走的地步。
其實鄭欣宜缺的,不是電話裡的噓寒問暖,不是厚一點的紅包,恰恰是鄭詠恩擁有卻沒放在心裡的東西:父母的陪伴。
不過,近幾年鄭欣宜幾次發出了與鄭詠恩臉貼臉的親密照片。
大概是真的長大了,成熟了,才忽然發現了親人的好。
鄭少秋的小女兒鄭詠曦應該是他的四個女兒裡養得最「成功」的一個。
大女兒失聯,二女兒分離多年,三女兒被寵壞……
鄭少秋夫婦在小女兒鄭詠曦身上終於找到了育兒的正確方式。
鄭詠曦身上完全沒有胞姐鄭詠恩的壞習氣,她聰明乖巧,學習成績優異,從小就非常省心。
之後還成功考入了大學,讀的還是自己喜歡的生物系。
比起三個姐姐,鄭詠曦擁有更完整的家庭、更好的教育方式,再加上父母資源的加持,毫無意外,她擁有四姐妹中最幸福的人生。
都說龍生九子各不同,鄭少秋的4個女兒就深刻詮釋了這一點。
參與撫養的3位母親不同,她們長大後的狀態也各不相同。
沈殿霞對鄭少秋情深義重,她帶大的鄭欣宜,繼承了母親的好性格,和父親也日益親近。
盧慧茹和鄭少秋是少年情分,但一刀兩斷後就各奔東西,女兒鄭安儀對父親的印象,大概只是個定期轉錢的ATM機。
她倆的人生中都有一個重要問題:父愛缺席。
鄭詠恩呢?她出生後,鄭少秋「父愛爆棚」,但父親的「只愛不管」,也讓她的十幾歲充滿了「黑歷史」。
鄭少秋是一個好演員,但在做父親這件事上,真是個實打實的「學渣」。
從鄭少秋4個女兒的不同經歷就看得出,養育孩子不是母親一個人的人生使命。
父親的參與和母親一樣重要。
孩子的一生中,父親是關於「力量」的第一任偶像。
再好的母親,也無法彌補父親缺席的遺憾。
再放肆的寵愛,也代替不了高質量的陪伴。
好在,人生幾十載,雖然過去的無法重來,將來卻依然可以期待。